他说,参赛并不是为了得奖,而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机会磨练华语、提升表达能力。由于家中三个孩子平时主要讲英语,他希望借这样的机会加强他们的华语能力。
剧中穿插多个笑点,“爸爸”一角尤其受欢迎,灵感来自本地情景喜剧《鬼马家族》中的潘厝港(Phua Chu Kang),一登场便引来全场阵阵笑声。李光亚笑说:“这个角色接地气又讨喜,能一下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48岁的王禄湧(工程师)和10岁的王欣语在第13届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中,获得了三至六年级组的冠军。这个比赛的总决赛星期六(5月24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举行,26个亲子参赛组合须在四分钟内,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故事”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讲述他们的故事。比赛分为学前组、小学一至二年级组和三至六年级组。
他们的故事围绕着新加坡60年的建国历史展开,通过魔术表演呈现新加坡的发展奇迹,述说国家的成长传奇。
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华语,王禄湧第三次带着小女儿参赛,并首次获得冠军。他认为,比起比赛成绩,参赛过程中收获的成长与陪伴才最为珍贵。
五岁的许文馨同爸爸许家仁(40岁,经纪)和妈妈吴伊琦(38岁,教师)首次参赛,荣获学前组冠军。
许文馨(左起)与妈妈吴伊琦和爸爸许家仁首次参赛,凭借生动活泼的表演一举夺得学前组冠军。(龙国雄摄)这家人花了两个月时间准备,爸爸每天陪着女儿练习。他说:“我们把剧本分成小段,循序渐进地排练,过程轻松又有趣。”女儿在比赛当天特别开心,不但毫无压力,还主动和现场的小朋友互动,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这次我们花了大约两个星期做准备。比赛的内容须贴近日常生活,我们的表演几乎就是日常互动的延伸,并加入一些魔术元素来增添趣味。”
姜蓓透露,这次的剧本改编自一段未能晋级的旧作品。“创意来自过去,但我们重新打磨内容,比赛前一晚还在改剧本、做道具,调整超时的部分。”
李倬云是第二次参赛,李倬汉则是第四度上阵的老将,从小三开始参赛,小四时曾夺冠。爸爸李光亚(48岁,工程师)和妈妈姜蓓(46岁,教师)向来都积极鼓励孩子学好华语。
王禄湧受访时说,这是他和10岁女儿王欣语第三次参赛,去年获得亚军。“第一次参赛是在她小学二年级,当时没有晋级总决赛。之后我们一起观看其他队伍的视频,学习和改进。”
谈到创作灵感时,吴伊琦说:“新加坡最宝贵的是人民。我们想到花园城市的美誉,就把人民比作花朵,以不同家庭和行业人物的故事串联出一座城市的美好。”
六岁的李倬云同父母及13岁的哥哥李倬汉组队参赛,结果荣获小学一至二年级组冠军。
他们的表演以“花园城市”与“智慧国”为主题,通过有关新加坡的传说、城市建设及迈向智慧国的历程,展现国家在追求未来发展的同时,如何保留自然环境。
延伸阅读
淡马锡小学夺华文街舞冠军 混血女孩在挑战中爱上华文 “华文大比拼”迈入第12年 道南学校和德明政府中学夺冠这个比赛由推广华语理事会主办,共有793支队伍报名参加。外交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颜晓芳受邀出席,为优胜队伍颁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