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安抚失智症患者 病房内设“巴士站”

0
0

她指出,医护人员在照顾失智症患者时,经常面对患者想回家或四处游荡的情况,尤其是如果对方处于情绪失控或混乱状态,护士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让患者冷静下来。“这些挑战一直存在,也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延伸阅读

高中生办慈善画展 为特需机构筹款 用黑水虻把剩饭剩菜变废为宝

“看到巴士站我真的很开心,整个团队都很高兴,当我们碰到‘游荡型’患者,就能把他们带到巴士站玩游戏或聊天,不用一对一追在病人后面,节省了人力。”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刘丽晶说,团队原本在病房门外贴上“巴士站”的字眼或巴士公司标志,但这还是欠缺了真实感。

每天上班感觉像是在开盲盒

义顺社区医院医务总监李国庆也说,这个巴士站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利用非对抗方式来安抚病患,有助于避免打破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

她后来提出打造实体巴士站的主意,获得上司的支持与协助,辗转联系上建设巴士站的承包商。对方在了解情况后,慷慨表示要为病房免费打造一个客制化巴士站,去年正式启用。

她说,巴士站“上岗”后,几乎每天都有病患到巴士站,傍晚是巴士站使用率最频繁的时段。

失智症患者在病房内漫无目的游荡,或因为混乱导致情绪失控,甚至对医护人员破口大骂,都是高级护士刘丽晶(31岁)经常面对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安抚病人,她提议在病房建设一个“巴士站”,以缓解患者想回家的焦虑情绪,让护士能更有效地管理病患。

刘丽晶目前任职于国立健保集团旗下的义顺社区医院,九年来主要在医院的失智症康复病房服务。

刘丽晶补充说,复刻的巴士站能促进回忆疗法,可以在患者的家人探访时,激发一些有意义的对话,而且在这种较放松的环境下,有助于鼓励患者参与疗程或走动,希望类似做法日后能在其他老人科病房广泛采纳。

几乎每天都有病患到巴士站

她笑说,病房近九成病人是患有失智症的年长者,因为难以预测患者当天情绪的好坏,所以每天上班感觉像是在开盲盒,“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和体验”。

“我们有一名患者是巴士站的常客,经常会去那里等待儿子来接她回家,因此我们会跟她一起等巴士,再慢慢跟她搭话,从而减少她的焦虑情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