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斌对下来的去向守口如瓶,但问及他会否愿意挑战单选区,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我觉得单选区更有意思,因为是一对一的竞争。”
他在心理健康领域聚焦于孩子和青少年的心理课题,他今年为参政主动辞去心理卫生学院高管职务后,继续以资深首席临床心理学家身份为孩童和青少年病患看诊。
说到这里,王锐斌停顿了一会儿,似乎有点哽咽:“因为你知道你可以帮助居民,这是件好事”。
他坦言,妻子是非常注重隐私的人,因此不是特别支持他从政。但他三名年龄介于14岁至19岁的孩子,了解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很支持他的决定。
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的过程中,王锐斌“外向内向者”的性格展露无遗。这名甚少和媒体接触的政治新星在镜头前显得羞涩,也较为谨慎。他很配合地以华语受访,大部分访谈过程紧跟着准备的底稿,只在谈到较复杂的课题时才以英语补充说明。
延伸阅读
王锐斌:我要将心理学家视角带入国会 | 我的五件事 【GE2025】工人党四新准候选人 心理学家最吸睛王锐斌博士在心理卫生学院服务20多年,期间担任多个高级主管职务,并在2014年获颁国庆奖章。这名拥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学家,形容自己是个“外向的内向者”。
他解释说:“我原本比较内向,更喜欢独处。但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投入社交、和人沟通,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心理卫生学院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焦虑和抑郁症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经济负担总值约157亿元。而王锐斌指出,从2020至2022财政年,我国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医疗支出平均每年仅为4亿新元。
他在阐述接见选民活动的经验时,一改紧张的神情,微笑着说:“虽然接见选民活动很累,尤其是在下班后来帮忙,有时甚至可能做到凌晨,但还是会感觉精神抖擞。”
工人党重量级准候选人王锐斌不认为自己是工人党的“王牌”,他能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在心理卫生领域多年的经验,为工人党团队带来更多元的视角。
2023年底起 在工人党后港当义工
他说:“我认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确保心理健康服务是可及的、有协调性的,并具备高质量的服务标准。”
他在心理卫生学院工作的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到孩子和学生面对的压力。“作为心理学家,我们最多能帮助他们缓解这些症状,或和学校讨论。但这其中有许多结构性的问题,他们当中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他们表现不好,或认为自己表现不好。”
王锐斌的母亲从前是名幼儿园老师,受母亲影响,孩子和青少年,也成为他一生职业发展的核心。
从政望为年轻人改善心理健康环境
他深知从政意味着必须牺牲一些个人隐私,得面对公众的指指点点,但这是他愿意付出的代价。
王锐斌之所以决定从政,同样是因为希望能为年轻人改善心理健康环境。
王锐斌笑说,小儿子甚至自愿担任起他的“社媒管理人”,为他追踪网民的留言,在看到负面评论时还会为他打抱不平。但他认为,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因为你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同意或喜欢你做的事”。
不过,一谈到病患和为民服务的初衷,他相对自在地脱稿,中英参半地侃侃而谈。
王锐斌从2023年底开始,在工人党后港的接见选民活动上当义工,也参加了工人党在榜鹅的家访活动。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在4月18日的新人介绍会上透露,王锐斌等重量级新人当中,一些人会角逐单选区,至于集选区的组成和领导,结果不久后会揭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