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显示,这名男子持学生证在本地念书。他本身也坠入相同骗局,因无力交付款项,被骗子以“协助调查”为名操控,沦为替诈骗集团收钱的“同伙”。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公安说我可能是身份泄露,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他还说,我名下有一张银行卡涉及跨国洗钱,涉案金额高达几百万人民币,因此我成了案件嫌疑人之一。”
迈克说,为了配合调查,他被要求遵守一系列规定。
几天后,“警员”称担保手续已办妥,但迈克必须缴交7万元现金作为“保证金”。迈克说自己没这么多钱,对方于是怂恿他向父母编造理由骗钱,并把现金交给本地的“代表”。
迈克说,对方指示他告诉父母,自己在新加坡遗失护照,因此被怀疑涉及非法买卖个人资料的勾当。为让说法更具可信度,对方还伪造文件,让他发给父母,催促他们尽快汇款7万元当做保证金。
骗子听到首次交钱成功后 笑出声露馅
迈克在新加坡警察部队安排下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对方指控他名下的手机号在中国发送诈骗短信,要求他当晚到移民局大厦处理。迈克表示无法前往后,对方提议转接“中国公安”协助报案。
尽管这些要求看似不合理,迈克还是照做了。约三周后,“公安”告诉他,因案情严重,所有嫌疑人将被押回中国,但他若能找一名“公职人员”为他担保清白,就可暂时留在新加坡。刚好,那名每天与他通话的“警员”说相信他的清白,表示愿意为他担保。
“他要我每天在五个不同时段发短信给他们,写时间、姓名、地点以及在做什么等;房内的电脑要24小时开着Skype当做‘监控’。此外,我每天也得和一名‘警员’通话约五分钟,报备一整天的行程。”
警方星期六(5月10日)发文告说,一名27岁男子因涉及冒充政府官员的诈骗案件被捕。
如果有人自称中国公安,并要求在本地见面交付现金或签收保释、调查文件,公众应立即报警。民众可浏览ScamShield网站www.scamshield.gov.sg,或拨打热线1799,了解更多反诈详情。
警方提醒公众,政府官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索取个人资料或要求汇款,海外执法机构也无权在新加坡对民众采取法律行动。
迈克即将结束交换,返回中国。他受访时说,庆幸没损失钱财,并表示日后会更加警惕,若再遇到类似情况,一定会先向当局求证。
延伸阅读
警方取缔冒充政府官员骗案 逮34人起回逾95万元中国学生迈克(化名)今年1月来到新加坡一所大学,展开为期半年的交换计划。2月,他接到一通自称来自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的电话,直觉有异便立即挂断。没想到约一周后,对方再次来电。
当天早上,迈克戴上耳机,按指示前往交款。交付第一笔4万元后,一向语气严肃的对方突然在通话中笑出声,这反常的举动让迈克起疑。他随后联系一名曾有类似遭遇但及时识破骗局的朋友,确认自己恐怕也陷入骗局,决定立即报警。
警方随后展开部署,在第二次交钱前行动,当场逮捕前来收钱的男子。这名男子正是几小时前从迈克手中接过第一笔4万元的人。警方随后也找回迈克交出的4万元。
4月8日,迈克收到父母的转账后,对方要求他次日将款项全部提出,并准备到西部两个地点分两次交钱:一次交4万元,另一次交3万元。
一名来新加坡当交换生的20岁中国籍学生,不慎落入冒充政府官员的骗局,险些将父母的7万元积蓄交给骗子。所幸他在交款前起疑报警,警方及时阻止资金流失,也意外发现,上门收钱的人竟也是一名受害者,因无力付款反被骗子操控,沦为“同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