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2025】林于晖:学福建话与婆婆沟通 学潮州话与后港“婆婆”沟通

0
0

林于晖(Marshall Lim,38岁)是刑事诉讼律师。小时候,父亲常把邻居丢弃的书带回家,在那个缺乏其他消遣的年代,这些书陪伴了他整个童年。遇到不认识的词汇,他就查字典;碰到看不懂的内容,反而激发了他的学习好奇心。

“作为刑事律师,我习惯倾听客户,不急于判断或贴标签。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他人处境对我来说是自然的。这种互动中有丰富的意义。我希望每天能说服人们,分歧不该是对话的终点,而是起点。”

中三那年,他代表班级参加校内辩论比赛,赢得冠军。这段经历让他领悟到语言和文字的力量。“当你以正确的方式组合语言时,能够传递信息、说服他人。”

“这就是我学习语言的基础,尤其是在学习方言时,关键在于能够理解所传达的信息,以及理解与我交谈的人。”

“回想我小时候学福建话的经历,我常把福建话和华语混在一起讲,因为当时还不能完全掌握所有词汇。我的亲戚和婆婆会教我正确的说法。

“英语不是我通过与父母交流自然学会的,而是自学的成果。正是这种自学的过程让我爱上了英语,使它从一门单纯的学校科目变成了我真正喜爱的语言。”

林于晖认为,困难的对话是值得进行的,须投入时间,但不能指望一次对话就能改变任何人的想法。重要的是去聆听,并带着这些信息进行反思。

因此,在接任后港支部主席后,他便下定决心学习潮州话。他每周上一次或两次潮州话课程,每堂课约一小时。

林于晖的婆婆只讲福建话,为弥补沟通障碍,他边听边学。虽然自认福建话只是“及格”的水平,但这一方言让他更深入地理解婆婆的爱与关怀,也拉近了他与亲戚的距离,使家庭聚会更加热闹。

对于是否在“打一场注定失败的选战”,林于晖星期一(4月28日)下午在后港区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他始终牢记后港的政治历史,也清楚自己担任行动党支部主席的时间并不长。

“有些居民告诉我,因为我来自行动党而不会投票给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回应说,我理解您的看法,能告诉我原因吗?我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

从辩论赛到法庭 语言唤起为正义发声的梦想

从那时起,他立志成为律师,希望长大后能用语言为他人辩护。他最终实现了儿时志愿,成为专攻刑事诉讼的执业律师,曾在总检察署担任副检察司,也当过公设辩护人,为经济困难者提供法律援助。

然而,竞选期间穿着白衣走访选区的林于晖,时常会遇到与自己政治立场不同的居民。

延伸阅读

【GE2025】星期三晚上共有七场群众大会 【GE2025】行动党义顺团队四新人 林纬量与李蕙莹服务逾10年

林于晖:分歧不是对话的终点 而是起点

“每次大选,候选人都希望说服选民投票以获胜。但对我来说,关心和服务居民是我行动的出发点。这影响了我对大选的心态,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投入,把住承诺和关怀。”

人民行动党后港区候选人林于晖在一个讲华语的家庭长大,小时候自学的英语,成了他为正义发声的利器;自学的福建话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外婆的爱。今年2月,他成为后港支部主席,特意请老师为他“补习”潮州话,希望通过方言搭建与老一辈后港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挑战蓝衣人堡垒 初心不是赢而是服务

“学潮州话后,我有时会不自觉地转回福建话,或者在发音上出错。区里的‘婆婆’们鼓励我说,持续练习就会更流利。”

后港自1991年由工人党前秘书长刘程强攻下后,一直是蓝衣人堡垒,已有30多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