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医推拿可与西医互补 助治慢性病与疼痛

0
1

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荣誉顾问医生郑文庆教授,在会议现场以“以推拿疗法弥合医疗差距:共同探索新前沿”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郑文庆说,外科医生习惯使用手术刀、螺丝钉和缝合线。“但实践告诉我,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手术器械来解决。有时,古老的智慧能以从未预料的方式丰富现代医学实践。”

郑文庆:现代医疗难解慢性病 推拿成补位疗法

实证研究方面,郑文庆举例说,中央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4年4月,与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以及中国暨南大学中医学院联合开展了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比较推拿与物理治疗对下背痛的疗效。

郑文庆指出,推拿疗法的核心目标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炎症、增强关节活动度、调节神经系统,这与骨科和康复医生的目标高度契合。

延伸阅读

沈氏基金捐1500万元 助南大医学院拓展医疗AI与创新 卫生部拟对私人中医诊所实行医疗服务认证 助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张俰宾博士致辞时说,推拿若要进一步确立在现代医学中的可信度,就必须开展大规模、严格的临床研究。(南洋理工大学提供)

他指出,初步证据也显示推拿有助减压,以及改善睡眠与消化功能。“我们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潜力。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

外科手术发达,慢性疾病却越发普及的背景下,本地医学专家指出,中医推拿能与西医物理治疗形成互补,在疼痛管理、软组织损伤康复、术后复健等方面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

新保中医理事会纳入推拿 主流医疗认可提升

他解释说,推拿能够与传统物理和康复治疗形成互补。“它是非侵入性的,而且很安全,在疼痛管理、软组织损伤康复、术后复健、慢性肌肉骨骼保健方面都可能非常有效。”

临床试验中,每个中心负责招募同一个年龄层的试验参与者,三个中心分为年轻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他们分别接受物理治疗、推拿,及两者相结合的治疗。

结果发现,所有中心均显示接受物理治疗、推拿,及两者相结合的三组人员的疼痛评分与活动度都有改善,且组间无显著差异。郑文庆说:“这是推动推拿疗效证据迈向国际研究标准的重要一步。”

此外,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张俰宾博士致辞时说,在中央医院、陈笃生医院等机构,推拿已纳入肌肉骨骼疾病及慢性疼痛的整合治疗方式。“多年来,中医师与西医医生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强,尤其在疼痛治疗、姑息疗法和康复领域。”

南洋理工大学星期五(5月16日)联合教育慈善智库HEAD基金会,以及新加坡中央医院举办首届“推拿全球发展与倡导圆桌会议”(International Roundtable for Tuina Advancement)。

他也说,新保集团新设立的中医理事会,已将推拿纳入教育与研究委员会的职权范畴,这意味着推拿开始获得主流医疗体系的认可。

张俰宾指出,推拿若要进一步确立在现代医学中的可信度,就必须开展大规模、严格的临床研究。“我们须要投资于符合国际医学标准的科学研究,评估推拿的疗效。大学、医院及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将促进推拿在全球主流医疗体系中的接受度。”

他坦言,现行的医疗体系虽擅长急性治疗与手术,但在应对慢性、复杂的疾病时常力不从心。病患辗转于不同专科、药物与疗程之间,却仍旧痛苦不堪,医疗系统也因此承压。“在这一背景下,推拿作为一项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疗法,逐渐变得重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