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弄哈鲁士近海料展开49公顷填海工程 满足未来用地需求

0
0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们可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好处,例如红森林可以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落实全面缓解措施 降低对环境影响

填海工作会从西侧开始,预计西侧填海工作到了项目开展后的第二年就能完成,东侧和东北侧的填海工作则在第三年。不过,工程确切时间线还未敲定。发言人说:“这是为了确保工程开始前,已全面考虑所有环境因素和规划需求。” 

填海工程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发言人说,会制定并落实全面的环境影响缓解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这包括在施工期间落实消音器等举措来降低噪音;同时,施工团队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保障动物安危的能力。

为确保有足够土地满足未来的工业和其他特别用途需求,裕廊集团计划在罗弄哈鲁士近海展开约49公顷的填海工程,并建设两个新码头,优化船舶进出等相关作业。

发言人强调,会仔细审查环评报告中的调查结果、建议的缓解措施,以及在公众咨询期间收到的反馈。

裕廊集团发言人星期五(5月16日)答复《联合早报》约两个月前发出的询问时证实,集团正计划在罗弄哈鲁士近海展开约49公顷的填海工程,并建设两个新的码头,取代现有的罗弄哈鲁士码头和巴西立码头。

学者:应探讨融入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影响

虽然填海工程会造成长期的沉积和侵蚀过程变化,但发言人说,不太可能影响白沙公园的海滩。

国大生物科学系荣誉退休教授邹乐明说,与多数填海工程一样,负责团队应尽可能推进自然解决方案。例如,在填海地段制造的新海岸线,从斜度到地形起伏等参数,不应维持一致,有多元性才能创造质性各异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

至于填料来源,发言人说:“建筑业产生的沙子和挖掘物可充当填料。我国以商业方式从多个国家进口沙子,供应商须遵守来源国的法律法规。”

裕廊集团早前委托环境顾问公司DHI,评估罗弄哈鲁士(Lorong Halus)填海工程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并在3月10日至4月7日,让公众申请到场阅读环境评估报告并提供反馈。

新加坡国立大学圣约翰岛国立海洋研究中心设施总监坦兹博士(Jani Tanzil)受访时说,工程附近有重要的海草草甸,是支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

除了展开约49公顷的填海项目,裕廊集团也计划建设两个新码头,取代现有的罗弄哈鲁士码头和巴西立码头。(陈渊庄摄)

填海工程料会影响海草和红树林的生态连通性,但发言人说:“估计影响较小,可能会促成新的海草生态连通性;竣工后,更强的海流可能更好地扩散红树繁殖体,因此改变乌敏岛北部和南部的红树林。”

也有植物会被砍除,但发言人说,已尽可能优化整个工程,减少砍除工作。“环评得出的结论是,工程不会导致罗弄哈鲁士和白沙海岸线任何具重要保护价值的植物物种丧失。”

上述项目的填海面积相当于69个奥林匹克足球场。发言人说,计划填海工程是考虑到未来的土地需求,例如工业用途等。

所有申请阅读环评报告者都须事先签署保密协定,《联合早报》记者也只能报道当局批准的资料。

“这样的工程涉及成本虽然更高,施工挑战也更大,但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生物系统服务是永久的。”

她建议,除了落实隔淤网,以及分阶段进行开发工作等缓解举措,也应探讨如何融入自然解决方案,促进工程完工后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恢复进度。

她也指出,填海工程会与附近其他项目同时进行,例如我国正计划在柔佛海峡东部开发更多水产养殖场。“我国海域越来越像一种商品,确保海域用途的规划是经过深思熟虑,把环境影响评估及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一同考虑在内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东南亚24年流失24万公顷红树林 我国红树林面积仅剩200年前开埠时约十分之一 德光岛填海扩建至10公里长 成为陆军第二个机动训练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