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2025】大选在即 社媒平台如何应对深伪假信息

0
7

微软新加坡政府事务总监熊美雯说:“微软采取多层面方法来打击人工智能(AI)生成的假信息,以确保我们数码空间的诚信,尤其是在选举等关键期间。”

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其中一个贴文,被其他用户附上注释。(取自截图)

TikTok说,针对本地选举所设立的工作小组,由不同领域的团队组成,他们分别侧重民主、选举和科技等方面。这包括专门的假信息审核员以及在地团队。

此外,去年10月在国会通过的《选举(维护网络广告诚信)法令》如今已生效。这项法令禁止选举期间,在网上发布歪曲候选人言行的深度伪造视频等数码窜改内容。法令只会在选举令状颁布当天起实行,直到投票日投票活动结束为止。

谷歌则说,公司对抗假信息的政策,禁止可能误导用户并造成重大伤害的技术操控内容。从去年起,要求YouTube创作者披露他们创作了经过逼真修改或合成的内容,这些内容将被贴上有关标签。“对于涉及选举、持续冲突、自然灾害、金融或健康等敏感内容,视频播放器中可能会出现更显眼的标签,以增加透明度。”

根据英国网络验证公司Sumsub去年发表有关2024年深伪诈骗案增幅的调查结果,截至去年第一季,公司检测到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深伪诈骗同比增长了近2.5倍。去年举行大选的国家,如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出现的深伪骗案更是呈倍数增长。报告也指,新加坡去年的深伪诈骗增幅同比高出11倍。

谷歌新加坡政府事务主管张璇瑛说,在YouTube上关于选举的新闻与信息,其推荐系统凸显权威来源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

为了来临的新加坡大选,脸书和Instagram母公司Meta和TikTok也设立专门团队,以应对相关风险。

Meta强调,一旦发现任何违反社区规则的内容,无论是由AI生成或做修改,公司将立即删除。这些内容包括仇恨行为、暴力、煽动性、霸凌和骚扰等。公司政策也禁止一系列可能干预或压制投票的有害内容,像是各种有关投票的假信息、某个候选人是否参选的假信息、对选举官员进行威胁等。

针对政治广告方面,TikTok禁止政治人物和政党在平台上,为自身或他人进行付费政治宣传、政治广告或筹款;从2019年起,谷歌旗下平台不接受选举相关的广告在本地投放。Meta则说,一些情况下,广告商必须披露它们使用AI或其他数码手段来创造或修改关于社会议题、选举或政治的广告。 

X新闻合作伙伴总监斯托尔(John Stoll)则指出,平台利用注释功能(Community Notes),让用户能为可能具误导性的信息,包括AI生成的内容,附加背景资料。

全国大选即将举行,几大社交媒体平台和科技巨头微软推出不同措施,像是针对大选成立专门团队、标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以协助降低在平台上出现假消息的风险。

深伪内容充斥 多平台已对AI生成内容加标签

据TikTok网站介绍,各国举行重要选举期间,该平台推出了类似的选举中心,包括今年的德国联邦选举和去年的美国大选。其中,针对德国大选的选举中心录得110万名访客人次,平台也删除了700多个假冒德国大选候选人和当选官员的账号。

延伸阅读

【GE2025】网络竞选广告 禁数码窜改歪曲候选人言行 【GE2025】2025年全国大选5月3日投票

微软也说,为了维护本地大选诚信,公司与我国内政部和警方密切合作,以加速调查假信息的要求。大选候选人也可以通过微软网页,举报有关在微软平台如LinkedIn或Xbox上的深伪内容或具误导性的大选内容,以便公司迅速采取行动。

根据法令,选举官有权向任何人,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发出更正指示,要他们移除深伪内容,或禁止身在新加坡的用户接触这些内容,又或是停止或减少内容的数码传输活动。社交媒体平台业者若不遵守选举官发出的更正指示,可罚款最高100万元。

随着深伪内容近年来大幅增加,Meta、TikTok、YouTube等平台,纷纷开始对AI生成内容附加标签。

Meta的团队同样由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包括选举诚信、假信息、安全、人权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以留意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

TikTok说,平台要求创作者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相应标注,并不允许由AI生成、关于政治人物具误导性的有害内容,包括虚假描绘他们支持某种政治观点或获得支持的内容。

TikTok受询时告诉《联合早报》,公司预计下周推出应用内的“选举中心”,以方便用户查找具权威性的投票和选举相关信息。“我们将通过选举相关内容和搜索结果的标签,引导用户进入该中心。”

在Instagram上,一个主要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账户,不时以各国领导人当“主角”进行创作,但这些内容大多没有“人工智能信息”的标签。(互联网截图)

Meta和TikTok分别指出,它们在新加坡与事实核查机构合作,以评估平台上内容的准确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