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过世公积金会员 约八成生前提名受益人

0
0

中央公积金局星期四(11月7日)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约2万6700名去世的公积金会员中,有79%的会员生前提名了受益人。其中,终年不到65岁者的提名率约为62%,65岁以上者的提名率则达到了84%。

去年过世的公积金会员当中,大约八成在生前提名了受益人,以便让亲友在他们过世后可以更快、更容易地领得剩余储蓄,不过,65岁以下过世者的提名率较低,有待分配的存款也更多。

也是遗产规划师的曾威旗建议,公众应尽早考虑公积金遗产分配的问题,但也要记得在人生出现重大变化如结婚生子后,重新审视并更新分配,以确保身后遂愿。

公众选择提名受益人有五大考虑

奕丰环球市场投资咨询总监曾威旗受访时说,当局加强宣传鼓励人们提早规划遗产之后,相信这几年完成公积金受益人提名的会员会有所增加。不过,由于这些人大多健在,这个改变暂时还不会反映在公积金局的数据中。

上个月提名了受益人的廖慧敏(40岁,业务发展经理)受访时说,提名受益人是给家人的一份保险,也让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给每个家人分多少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可能有不同的分配需求。我认为,早早规划并适时更新是最恰当的。”

公积金局的数据也显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会员当中,户头内剩余须分配的储蓄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离世时年纪越轻,剩余储蓄也越多。

例如,在2021年去世的会员中,不到65岁者的剩余储蓄中位数约为4万1300元;这个金额在2022年增长至4万6500元,2023年增至4万8100元。同一时期,65岁及以上会员的储蓄中位数由9200元增至9900元,85岁及以上者则由6900元增至8000元。

没有提名受益人的会员去世后,剩下的公积金存款会由公共信托局根据无遗嘱遗产继承法令,分配给受益人。这个程序耗时更长,也会收取行政费用。

当局在去年7月至今年7月的路演中发现,公众选择提名受益人的五大主要考虑是:可以让亲友更快领到公积金遗产、领取公积金遗产时无须付费、确保自己走后家人有保障、避免亲友因公积金遗产分配而产生矛盾,以及尽早规划以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

延伸阅读

我国公积金制度连续16年获评为亚洲最佳养老制度 全球名列第五 30岁以上平台人员下月起可选择额外缴交公积金

根据规定,任何16岁及以上的公积金会员,均可免费提名公积金受益人以及每位受益人可领取的比率,且受益人领取公积金遗产时也无须支付手续费。

文章评论